左图: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日前表示“子女也是消费品”。右图:有受访者认为,让人发声,才能越辩越明。图为一场小型讲座。
“建议年轻人先结婚生子再工作”,“建议在公司附近租房,节省通勤时间”,“建议没有工作的人把闲置的房产出租”等登上热搜的言论,均出自某些专家之口。近年来,个别专家用自己离地的观点来指导民众做事,以致“专家”在社交媒体上被普遍贬称为“砖家”。
而近日,一位经济专家“子女也是消费品”的言论引起热议,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再次成为网络热话。但这也侧面反映出大众对专业、科学、严谨、高质量专家建议的渴盼,对指导性、权威性,能够真正为公众解疑释惑、指点迷津的专家建议的期待。若专家的建议离大众感受太远,效果或许适得其反。到底是抵制专家发表奇葩言论,还是坚定支持专家畅所欲言呢?
正方观点
做好本分工作 少发奇葩言论
观点 1
不接地气 辜负公众期望
学生:
•专家原本在大众面前是非常有权威的,但各种专家为了不同目的和利益,发表各种奇葩的观点,有的言论不切实际,根本不以科学为基础,经常被现实各种打脸,最终专家的公信力在大众面前一点点丧失,从专家变为“砖家”。
国企员工:
•专家的信任危机多因“不说人话”,“不接地气”。个别专家的言论仅从专业角度片面分析,脱离了公众所处的社会现实语境,所提出的建议自然不切实际,甚至让人感觉“非蠢即坏”。有些专家与底层人民脱节严重,发表各种奇葩言论,属于现实版“何不食肉糜”,公信力正逐渐丧失。
网友C:
•有的专家提出的建议严重脱离实际,毫无用处,引来群嘲,是自取其辱。个别专家早已脱离群众,眼里不仅反智,还充满对底层民众的傲慢。
观点 2
标新立异 博眼球取流量
律师:
•个别专家为了增加曝光度、传播度和网络流量,不惜哗众取宠,以奇葩言论出圈、上位,整天就想着靠一些歪理邪说博眼球,获取流量。有的专家提出的建议不接地气,含金量低,多是“正确的废话”。专家应好好搞研究,思考如何更好解决民生问题,提升老百姓的幸福度。
传媒工作者:
•为了博取流量,有的营销号会特地选择离谱或荒谬的专家建议推上热搜,“黑粉”营销是一种手段,大众的批评、反对和嘲讽是流量的一部分,最后会变成“邀功请赏”的流量数。有的为了博取流量,还会特地截取专家访谈中的一小部分“断章取义”,成为常见操作。
网友D:
•如今的“专家”一词是最没有定义的恭维名词了,只是为了增强或者忽悠大众而抬高演说者身份的一个代名词。“专家”发表奇葩言论太多了,能否为“专家”设定门槛。只有实事求是、独立客观发表言论,才能获取公众信任。
观点 3
私利为本 丢弃社会责任
公司职员:
•不靠谱的“专家”高谈阔论、哗众取宠的根本原因是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。身为专家所应有的科学地基没有打牢,没有科学精神,更不愿意做一些严谨细致的研究工作。有的“专家”更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,脱离了当下社会实践和基层民众,丢掉了学术规范和社会责任。
社区工作者:
•专家本应成为社会的良心。这些“专家”发表奇葩言论,除个别是为了吸引眼球、引人注意之外,多数属于脱离群众,脱离现实生活,不了解基层疾苦,不清楚群众所思所盼。
网友E:
•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你在某个行业,或者某个领域有非常高的地位,是用来做正事的,而不是天天建议这个事,那个事,像吃多了没事做一样的。希望专家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多提一些实质性的,对老百姓有用有意义的建议。
反方观点
专业意见指引 推动社会进步
观点 1
百家争鸣 真理越辩越明
学者A:
•百家争鸣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部分,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。这个时代依然需要专业意见,社会大众需要更多更好的专业意见成为处事指引。古往今来,多少智者说的话,起初都不被理解和支持,但随着时间推移,认知鸿沟逐渐被填平,只要有价值的观点,都会逐渐被转化为大众常识。
公务员:
•真正的专家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。或许少数“砖家”已成为背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,发出奇葩言论是为了博关注出圈,不能因为他们而让真正的专家蒙羞。一旦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成为人们普遍刻板印象,专家们的公信力也将被无限削弱,真正的专家说话的意愿会进一步降低。
教师:
•专家是学者、教授、知识分子,是社会精英。专家存在的根本是为传递专业知识,维护公序良俗。民众不是希望专家不要建议,而是希望专家站在基层百姓的角度,提出合情合理有建设性的建议。
观点 2
抵制“砖家” 不应以偏概全
学者B:
•当人们排斥一些专家的言论时,针对的往往只是专家群体中的极少数,少数人是不能代表群体的整体素养和形象,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专家。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反映了人们对专家建议能够真正指点迷津的期待,不是让专家都“闭嘴”,而是希望专家能审慎科学,多一些设身处地的人文关怀。
企业员工:
•民众抵制的是“砖家”,而不是各行各业真正的专家。对于公众而言,要警惕“一棍子打死一船人”的极端思维,同时提升观点的辨识能力和选择性吸收能力,理解公共言论的价值,提升公共讨论内涵。
网友A:
•正儿八经的专家潜心搞研究,出了成果冒个泡,然后继续潜水搞研究。满瓶子不响,半瓶子晃荡。专家们的实际价值不该被“奇谈怪论”所掩盖,具有真知灼见、心怀天下苍生的专家,不应被少数“飘在云端”,不懂体恤民众的“砖家”败坏了名声。
观点 3
瑕不掩瑜 尊重科学见解
资深传媒人:
•专家也是人,公民有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。支持专家开口说话,让人发声,才能越辩越明。但任何专家的研究领域都有一定局限性,任何研究都是针对某个时段或某个领域,一定要把定语、前提交代清楚,强调提出的建议在哪些范围内适用,从而避免大多数人误解。
网友B:
•应该允许专家说话,也要允许说错话,谁也不是神仙,只要是科学研究出来的结论,咱都尊重。就怕啥都不懂张嘴就说的假专家,为了利益,故意误导大众。
高校教授:
•专家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更丰富知识、经验和技能,在该领域有较为可靠的发言权,能够给予合理的建议。专家不是万能的,即使是最权威的专家,其言论也未必完全准确。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是一竿子打翻了所有人,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。
网友整理部分专家“名言”
管清友:在公司附近租房,不要浪费时间在上下班这方面。
梁建章: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,可以先去结婚生子。
董藩:农村人进城买房,开车回农村种地。
赵燕箐: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。
李剑阁:我们不能提高劳动力的工资,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。
谭雅玲:年轻人要放弃高薪工作,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。
黄有光:实行“一妻多夫”制,解决中国三千万光棍娶妻难的问题。
马光远:觉得房价高,先反思自己是不是收入出了问题。
张兴海: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,多进工厂。
许宪春:穷人没有钱可以将?闲置房屋租出去,还可以去跑私家车。
AI如何看专家?
问:一个人要成为“专家”,应该达到什么标准?
答:① 拥有深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,并在该领域有所成就;② 具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;③ 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,如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;④ 通过专业认证,如注册会计师、注册税务师等;⑤ 在同行和行业内有良好的声誉。不过,这些标准不是绝对的,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,对“专家”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。
问:如何评价专家说“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工作,可以先结婚生子”?
答: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,不公平的,并且对年轻人不公正。没有工作机会是一个严峻的问题,年轻人应该有机会获得合适的工作,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实现他们的梦想。让他们“先结婚生子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,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困难。同时,这种说法忽视了结婚和生育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决策,应该由个人自主决定,不应该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。
问:很多网友建议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。你觉得网友建议得对吗?
答:我不能确切说出网友们为什么这么说,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专家的建议不信任或不满意,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目前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。但不管怎样,表达意见是人们的权利,我们应该尊重所有的观点。
相关内容本文由天富测速网址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weeptown.com/news/1750.html